E公司是一家民营医药企业,专门从事药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公司自主研发并申请发明专利的BJ注射液自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,目前生产已达到满负荷状态。E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扩充BJ注射液的生产能力,有关资料如下:
BJ注射液目前的生产能力为400万支/年。E公司经过市场分析认为,BJ注射液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,拟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1200万支/年。由于公司目前没有可用的厂房和土地用来增加新的生产线,只能拆除当前生产线,新建一条生产能力为1200万支/年的生产线。
当前的BJ注射液生产线于2009年年初投产使用,现已使用2年半,目前的变现价值为1127万元,生产线的原值为1800万元,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,残值率为5%,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。公司建造该条生产线时计划使用10年,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15万元。
新建生产线的预计支出为5000万元,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,残值率为5%,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。新生产线计划使用7年,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200万元。BJ注射液目前的年销售量为400万支,销售价格为每支10元,单位变动成本为每支6元,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为100万元。扩建完成后,第1年的销量预计为700万支,第2年的销量预计为1000万支,第3年的销量预计为1200万支,以后每年稳定在1200万支。由于产品质量稳定、市场需求巨大,扩产不会对产品的销售价格、单位变动成本产生影响。扩产后,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将增加到220万元。
项目扩建需用半年时间,停产期间预计减少200万支BJ注射液的生产和销售,固定付现成本照常发生。扩建期间旧生产线继续提取折旧。
生产BJ注射液需要的营运资本随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,预计为销售额的10%。扩建项目预计能在2011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。为简化计算,假设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均发生在2011年年末(零时点),营业现金流量均发生在以后各年年末,垫支的营运资本在各年年初投入,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。
E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(负债/权益)为1/1,税前债务成本为9%,8权益为1.5,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.25%,权益市场的平均风险溢价为6%。公司拟采用目前的资本结构为扩建项目筹资,税前债务成本仍维持9%不变。
E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%。
要求:
(1)计算公司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。公司能否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扩建项目的折现率?请说明原因。
项目
零时点
第1年
第2年
第3年
第4年
第5年
第6年
第7年
新建生产线
的投资支出
-5000
当前生产线
变现收入
1127
当前生产线
变现损失
抵税
40
扩建停产减
少净收益
-600
增加的销量
300
600
800
800
800
800
800
增加的税后
销售收入
2250
4500
6000
6000
6000
6000
6000
增加的税后
变动成本
-1350
-2700
-3600
-3600
-3600
-3600
-3600
增加的税后
付现成本
-90
-90
-90
-90
-90
-90
-90
增加的折旧
抵税
76
76
76
76
76
76
76
增加(收
回)的营运
资金
-300
-300
-200
0
0
0
0
800
增加的生产
线变现收入
1085
增加的变现
损失抵税
125
增量现金净
流量
-4733
586
1586
2386
2386
2386
2386
4396
折现系数
1.0000
0.9009
0.8116
0.7312
0.6587
0.5935
0.5346
0.4817
净现值
-4733
527.93
1287.2
1744.64
1571.66
1416.09
1275.56
2117.55
净现值合计
5207.63
答案:当前的权益资本成本=6.25%+1.5×6%=15.25% 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=9%×(1-25%)×1/2+15.25%×1/2=11% 可以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扩建项目的折现率,原因是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,并且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结构为新项目筹资。
|
|
答案:单位:万元 |
由于扩建项目的净现值为正数,表明可以增加股东财富,因此,扩建项目可行。
有关数据计算说明如下:
初始增量现金净流量中:
旧生产线的年折旧额=1800×(1-5%)/10=171(万元)
扩建结束时旧生产线的折余价值=1800-171×3=1287(万元)
旧生产线变现净损失抵税=(1287-1127)×25%=40(7/元)
项目扩建停产减少净收益=200×(10-6)×(1-25%)=600(万元)
增加的营运资金=(700-400)×10×10%=300(7/元)
第1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中:
新生产线的年折旧额=5000×(1-5%)/10=475(万元)
每年增加的折旧抵税=(475-171)×25%=76(万元)
第7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中:
新生产线第7年末的折余价值=5000-475×7=1675(万元)
新生产线第7年末的变现净损失抵税=(1675-1200)×25%=118.75(万元)
如果不进行扩建,旧生产线处置时的账面价值=1800-171×10=90(万元)
旧生产线变现收益交税=(115-90)×25%=6.25(万元)
增加的生产线变现损失抵税=118.75+6.25=125(万元)
答案:至第3年末的累计现金流量=-4733+586+1586+2386=-175(万元)
至第4年末的累计现金流量=-175+2386=2211(万元)
扩建项目的静态回收期=3+175/2386=3.07(年)
静态回收期代表收回投资需要的年限,它可以粗地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,但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,即没有考虑盈利性。虽然计算出的静态回收期为3.07年,大于类似项目的静态回收期。但由于扩建项目的净现值较大,E公司仍应采纳扩建项目。